【理智斷線該如何是好?】
#情緒管理小技巧
大家有過理智瞬間斷線的經驗嗎?
我有
在看到孩子將衛生紙撲滿馬桶的時候
在看到孩子拿乳霜抹整面鏡子的時候
在看到孩子脫尿布大便掉下來的時候
那一瞬間我能清楚聽到我的理智線
「啪擦」斷成兩截的聲音
之後我的身體就不是我的了 #是下層腦的
等身體還給上層腦後又開始懊悔不已
#有人也是這樣嗎?🙋♀️
在斷線的當下其實我們內心有許多小劇場正上映著
『東西沒了壞了,好浪費好心疼』
『好髒又好亂,整理清潔好麻煩』
『怎麼都不聽話不受控,好討厭』
『去麻煩和影響到別人,好緊張』
『可能有危險還會受傷,好擔心』
各種情緒、感受和觀點瞬間塞爆大腦
#難怪大腦會短路
當進入下層腦模式時
一切的理論和知識都沒路用
如同保羅所說
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
#知道但卻做不到
為了避免讓下層腦奪取身體變成狂暴巨蜥
(有人懂為什麼是巨蜥嗎?)
(以下開放留言搶答 (沒有獎品))
我們需要內建 #踩剎車 功能
所謂踩剎車
就是在失控、暴怒、出手之前喊暫停
幫助自己拉住那條即將斷裂的理智線
避免說出或做出會讓自己後悔的憾事
而我幫助自己踩剎車的方式
就是以下兩句話
「孩子不是故意的」
「孩子重要還是某某重要」
💡由以上案例示範:
『在看到孩子將衛生紙撲滿馬桶的時候』
👉踩剎車:孩子不是故意的
他可能覺得好玩或是想模仿大人的動作
孩子很善於觀察也勇於嘗試 (翻轉特質)
孩子重要還是衛生紙重要?
『在看到孩子拿乳霜抹整面鏡子的時候』
👉踩剎車:孩子不是故意的
他可能覺得那很像顏料想創作
孩子其實很有創意 (翻轉特質)
孩子重要還是乳霜重要?
『在看到孩子脫尿布大便掉下來的時候』
👉踩剎車:孩子不是故意的
他可能屁股不舒服想趕快脫掉
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也會想辦法照顧自己 (翻轉特質)
孩子重要還是大便重要? (誤)
✏️本日金句:
「父母能學會為自己的情緒踩剎車
就是給孩子在情商上最棒的身教」
踩剎車不等同於認可孩子的行為
踩剎車的用意在於調節自身情緒
之前也分享過父母的積極暫停角
都是為了幫助自己冷靜冷卻冷凍(?)
#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
提醒自己孩子不是故意的,孩子還在練習
成長的路上本來就會犯錯、跌跌撞撞
也提醒自己東西沒了壞了再買就有
髒了亂了再清就好
麻煩歸麻煩,誰叫孩子是我生的 (自作孽)
因為當我們情緒爆發、理智斷線的那一刻
孩子不知道我們內心上映的小劇場
孩子只會認為:「原來這個東西比我更重要」
#來不及踩煞車也先接納
#告訴自己我不是故意的
#共好派育兒